澳洲教育-以智慧课堂促创新能力
《礼记.学记》言:“独学而无友,则孤陋而寡闻”,缺少互动和交往的学习很难产生思维碰撞,鲜有创造火花产生,学习中的交往互动有助于激发灵感,产生新颖观点和奇特思路,增强思维灵活性和广阔性,2018年七八月间,在澳大利亚珀斯城Guildford Grammar School 跟踪月余的校园观察,有幸目睹了常态化澳洲教学——聚焦互动,感悟,有效激发学生创造力,增强智慧,多维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!
Guildford Grammar School是西澳一所历史长达160多年的名校,包含小学部,初中部,高中部和国际部,学生近2000名,在地广人稀的澳洲,也算规模相当了!在澳洲那段时间里,先后进入不同学部听课,无论文化课程还是技能操作,突出的共同点就是——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,用思考着的教学引导着学生思考,进而,思考着的学生又促动授课教师思考!
国际部语言中心承担着学校外国语教学,开设有法语,汉语,日语等语种课程,全校学生都是“跑班”上课,授课教师固定在某一个授课教室,既是授课点,也是教师办公场所!先后跟随James主任进行教学观察,课堂上老师安排互动环节种类很多,不是我们很多Chinese老湿们硬着头皮去“观摩”的那种热闹非凡表演和作秀,没有事先反复排练和安排,课堂是在最自然而然的原生态环境下进行!真!
pair work学习伙伴互动是各类学科,各种课型上常见的探究学习模式,有小组协作等形式交替使用,在课堂上,教师根据课堂进展情况不断发出指令,言简意赅,不拖泥带水,教学设计注重学生思维参与,激发并引导学生思考知识,追问知识,批判知识,进而创造知识。
思考,感悟,是澳洲课堂注重的环节,澳洲老师做到了!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“所谓真正地拥有知识,就是对知识有深刻理解并且经过多次反复思考。”
澳洲课堂教学设计,迥异于China某些地区追捧的传统教学,那些陈旧模式把教学过程庸俗化,否定思考的力量,其实这一点与我们伟大的孔子主张的“学而不思则罔”已经背道而驰,远得离谱了。
语言类阅读课程从教室走向舞台,而且是全员参与,异彩纷呈!精彩绝伦
从静态思考,到动态演绎!怎么能用一个wonderful概括!
演讲课程和学生民主自制大选默契度堪称完美!学以致用,在思考中获得智慧,在感悟里得到动力!带劲儿
有这样庄严肃穆场所的集体活动!朗诵,诵读,吟唱……无不彰显学生课堂学习所得,无不体现学生核心素养之excellent!
可以如此阳光下“头脑风暴”
可以这般舞台上“秀”阶段性学习成果,就是这样拉风!
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话剧上演凸显语言教学的成果和非凡魅力,该剧从高中部学生的阅读文本编排而来,学生们很入戏,感情真挚,配合默契,无论灯光切换,场景更替,道具陈列等,都严丝合缝,异常出彩!虽说售票演出,但一周演出依然场场爆满,掌声,叫好声,口哨声随着剧情是不是迸发出来,无论参与演出还是剧组工作,或者仅仅是观众,孩子们精细加工了阅读文本,他们在体验中获得了不仅仅是学科知识!更有智慧和不一般的创造力!
教育观察感悟:课堂教学启发很重要,启发最高境界是以教师的灵气启迪学生们的悟性,富有灵气的教师善于激疑布惑,诱导学生思考,探索,合作,求知,兴致勃勃向未知领域探幽发微,即使“山重水复疑无路”,在授课教师适度点拨提示下,学生们也会豁然开朗,获得知识,智慧,进而提升创造力!